链表¶
约 1983 个字 87 行代码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
内存空间是所有程序的公共资源,在一个复杂的系统运行环境下,空闲的内存空间可能散落在内存各处。我们知道,存储数组的内存空间必须是连续的,而当数组非常大时,内存可能无法提供如此大的连续空间。此时链表的灵活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链表 linked list」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其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节点对象,各个节点通过“引用”相连接。引用记录了下一个节点的内存地址,通过它可以从当前节点访问到下一个节点。
链表的设计使得各个节点可以被分散存储在内存各处,它们的内存地址是无须连续的。
观察上图,链表的组成单位是「节点 node」对象。每个节点都包含两项数据:节点的“值”和指向下一节点的“引用”。
- 链表的首个节点被称为“头节点”,最后一个节点被称为“尾节点”。
- 尾节点指向的是“空”,它在 Java、C++ 和 Python 中分别被记为 \(\text{null}\)、\(\text{nullptr}\) 和 \(\text{None}\) 。
- 在 C、C++、Go 和 Rust 等支持指针的语言中,上述的“引用”应被替换为“指针”。
如以下代码所示,链表节点 ListNode
除了包含值,还需额外保存一个引用(指针)。因此在相同数据量下,链表比数组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
链表常用操作¶
初始化链表¶
建立链表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初始化各个节点对象,第二步是构建引用指向关系。初始化完成后,我们就可以从链表的头节点出发,通过引用指向 next
依次访问所有节点。
数组整体是一个变量,比如数组 nums
包含元素 nums[0]
和 nums[1]
等,而链表是由多个独立的节点对象组成的。我们通常将头节点当作链表的代称,比如以上代码中的链表可被记做链表 n0
。
插入节点¶
在链表中插入节点非常容易。如下图所示,假设我们想在相邻的两个节点 n0
和 n1
之间插入一个新节点 P
,则只需要改变两个节点引用(指针)即可,时间复杂度为 \(O(1)\) 。
相比之下,在数组中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在大数据量下的效率较低。
删除节点¶
如下图所示,在链表中删除节点也非常方便,只需改变一个节点的引用(指针)即可。
请注意,尽管在删除操作完成后节点 P
仍然指向 n1
,但实际上遍历此链表已经无法访问到 P
,这意味着 P
已经不再属于该链表了。
访问节点¶
在链表访问节点的效率较低。如上节所述,我们可以在 \(O(1)\) 时间下访问数组中的任意元素。链表则不然,程序需要从头节点出发,逐个向后遍历,直至找到目标节点。也就是说,访问链表的第 \(i\) 个节点需要循环 \(i - 1\) 轮,时间复杂度为 \(O(n)\) 。
查找节点¶
遍历链表,查找链表内值为 target
的节点,输出节点在链表中的索引。此过程也属于线性查找。
数组 VS 链表¶
下表总结对比了数组和链表的各项特点与操作效率。由于它们采用两种相反的存储策略,因此各种性质和操作效率也呈现对立的特点。
表
数组 | 链表 | |
---|---|---|
存储方式 | 连续内存空间 | 分散内存空间 |
缓存局部性 | 友好 | 不友好 |
容量扩展 | 长度不可变 | 可灵活扩展 |
内存效率 | 占用内存少、浪费部分空间 | 占用内存多 |
访问元素 | \(O(1)\) | \(O(n)\) |
添加元素 | \(O(n)\) | \(O(1)\) |
删除元素 | \(O(n)\) | \(O(1)\) |
常见链表类型¶
如下图所示,常见的链表类型包括三种。
- 单向链表:即上述介绍的普通链表。单向链表的节点包含值和指向下一节点的引用两项数据。我们将首个节点称为头节点,将最后一个节点称为尾节点,尾节点指向空 \(\text{None}\) 。
- 环形链表:如果我们令单向链表的尾节点指向头节点(即首尾相接),则得到一个环形链表。在环形链表中,任意节点都可以视作头节点。
- 双向链表:与单向链表相比,双向链表记录了两个方向的引用。双向链表的节点定义同时包含指向后继节点(下一个节点)和前驱节点(上一个节点)的引用(指针)。相较于单向链表,双向链表更具灵活性,可以朝两个方向遍历链表,但相应地也需要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
/* 双向链表节点结构体 */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 节点值
struct ListNode *next; // 指向后继节点的指针
struct ListNode *prev; // 指向前驱节点的指针
};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ListNode;
/* 构造函数 */
ListNode *newListNode(int val) {
ListNode *node, *next;
node = (ListNode *) malloc(sizeof(ListNode));
node->val = val;
node->next = NULL;
node->prev = NULL;
return node;
}
链表典型应用¶
单向链表通常用于实现栈、队列、哈希表和图等数据结构。
- 栈与队列:当插入和删除操作都在链表的一端进行时,它表现出先进后出的的特性,对应栈;当插入操作在链表的一端进行,删除操作在链表的另一端进行,它表现出先进先出的特性,对应队列。
- 哈希表:链地址法是解决哈希冲突的主流方案之一,在该方案中,所有冲突的元素都会被放到一个链表中。
- 图:邻接表是表示图的一种常用方式,在其中,图的每个顶点都与一个链表相关联,链表中的每个元素都代表与该顶点相连的其他顶点。
双向链表常被用于需要快速查找前一个和下一个元素的场景。
- 高级数据结构:比如在红黑树、B 树中,我们需要访问节点的父节点,这可以通过在节点中保存一个指向父节点的引用来实现,类似于双向链表。
- 浏览器历史:在网页浏览器中,当用户点击前进或后退按钮时,浏览器需要知道用户访问过的前一个和后一个网页。双向链表的特性使得这种操作变得简单。
- LRU 算法:在缓存淘汰算法(LRU)中,我们需要快速找到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以及支持快速地添加和删除节点。这时候使用双向链表就非常合适。
循环链表常被用于需要周期性操作的场景,比如操作系统的资源调度。
-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在操作系统中,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是一种常见的 CPU 调度算法,它需要对一组进程进行循环。每个进程被赋予一个时间片,当时间片用完时,CPU 将切换到下一个进程。这种循环的操作就可以通过循环链表来实现。
- 数据缓冲区:在某些数据缓冲区的实现中,也可能会使用到循环链表。比如在音频、视频播放器中,数据流可能会被分成多个缓冲块并放入一个循环链表,以便实现无缝播放。
没有指针的语言:游标法¶
游标法是一种在没有指针的语言中实现链表的方法。在游标法中,我们使用一个数组来模拟链表的节点,数组的索引代表节点的引用。比如在上图中,元素 b
的Next= 9
代表下一个节点的索引为 9
,即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