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展示¶
约 3108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16 分钟
标题:为什么我们一直走在上岸的路上? 子标题:——以考公考研为例
社会氛围¶
焦虑泛泛的社会心态¶
如今,想知道年轻人对所谓的「上岸」有多渴望和焦虑,方法很简单,打开几个 B 站视频,你可能就会看到满屏都是祈祷上岸的弹幕。
根据新东方发布的《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估计,今年考研的报录比已接近 6 : 1 。考公的竞争也相当激烈,2023 年度的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过审平均竞争比达到了 60 : 1,一些热门岗位更是卷破天际 。
我这里也找到了一些数据:
教育部:
《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
评价体系¶
如此社会氛围产生原因?
评价体系单一:量化的评价标准
平庸的优秀:大学生量化评价中“分数至上”现象研究 - 中国知网 (cnki.net)¶
绩点制和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中普遍使用的学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以“量化”为主要特征,通过数字结果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效与位次结构。在量化评价制度的裹挟之下,学生陷入“分数至上”的旋涡,争相追求“绩点优秀”“综测优秀”等以数字为标识的优秀,成绩演变成资本化的教育符号,教育沦为就业升学的工具,催生了“平庸的优秀”。久而久之,“分数至上”引发“数字暴政”和“无效内卷”,学生自我意识迷失、创新缺失。超越“平庸的优秀”,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环境等各个维度作出改变。
当学校生活中的一切发展通道都与绩点和综测分数挂钩,分数排名直接关联评奖评优、保研资格以及各类利益奖励,无形中会引导学生将分数放大,不自觉采用量化思维去计算各种活动带来的实际利益,为了加分而去参加活动。对于学生的管理评价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除了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活动参与的评价之外,还应考量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意识以及探索精神等难以量化的能力素质,通过文字评价或者内容评价的方式,从老师和同学的角度分别审视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将量化评价与非量化评价有机结合,压缩绩点和综测的评价比重,尤其是GPA在其中的主导性比重,将非量化评价作为各类评比和选拔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参考部分。
在GPA和综测的鞭策之下,学生置身于一种充实忙碌的大学生活之中,丰富细密的各类课程考评和社会实践活动严丝合缝地填满了学生的生活,没有留下沉思和探索的空隙,学生没有闲暇停下来认识自我,省思生活。“我也想过每天我忙忙碌碌到底是在忙些什么,这些有什么意义,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大学生活确实很丰富,好像什么都教,但是没有人教过我要怎么‘做自己’”
更有在2005年的论文中有
我国研究生招生工作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 中国知网 (cnki.net)¶
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人才观存在着误区。其中最为典型、最为普遍的就是“惟分数至上观”,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录取工作中,把考生参加初试的分数高低作为决定其能否参加复试的惟一依据——只有4门统考科目的单科成绩和总成绩同时达到国家规定的分数线(有研究生院的部分高校可自主确定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复试。如果有1门单科成绩或者总分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分数线,就会被淘汰。
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中,考生只有通过初试,且复试合格才能被录取。因此,国家组织的初试成绩是第一道必过的门槛。但在确定考生能否进入复试时,考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在初试成绩中均得不到反映——考生即使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或者有通过鉴定的科研项目、甚至获奖,或者获得过科技、文体活动等竞赛奖励,都没有机会作为考察条件,而只有通过了初试后,在复试阶段作为同等条件下的参考因素。这种做法,客观上形成了一道墙,把那些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考生挡在了门外。
我们应当有好的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的功能可分为三种:筛选淘汰的选拔性评价、鉴定水平的水平性评价和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目前的学生评价系统逐渐消融了后两种功能,主要使用量化评价方式进行选拔和筛选,并且直接将评价的结果与资源和利益分配挂钩,使优秀的评价结果成为一种吸引学生追逐的资本符号,忽略了学生评价的真正价值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成长。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功能的错位发展误导了学生的选择,由评价、检视学习成效的路径转变为以“高分”为目标。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是“育人”,学生评价最本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却逐渐成为“工具化”育人的工具。
量化评价体系的过度使用,导致优秀的定义被窄化,优绩即等于优秀。GPA和综测评价几乎覆盖了学生在校园内的所有活动,优秀的标准也因此被评价结果“统治”。评价体系成为一条既定通过优秀的轨道,结果导向之下,评价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培养,过度使用的评价体系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同质化会提供过量优势,产生轰动效应,这种轰动效应会淹没不同,拒绝例外。学生没有勇气追求“不同”,没有时间慢下来地去探索、去试错,去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同时,量化评价全覆盖下的容错空间狭窄,保研、国内外升学以及就业等各种发展通道皆与绩点和综测相关,处在其间的人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选拔和评比功能的过度使用,导致所有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竞争之中。
讲稿可添加¶
甲晓之以理:多少人挤破头想要这一纸文凭,跟着多数人的选择,总没错!
考研人数年年新高,每年都是“史上最难一年”,二战三战大有人在。前日不少媒体报道“逆向考研”,一些考生报考的研究生院校排名低于本科院校,保研中同样存在这个现象。前往更好的学校和专业深造或许已没那么重要,获得一个研究生文凭才是当务之急。
乙诱之以利:研究生文凭意味着什么?就业市场中更多的机会、更广的选择!
丙动之以情:就算抛开那些功利性的东西不谈,勤勤恳恳3年赢来的一个资格,你真舍得放弃吗?
多少人将本该自由探索的大学过成了埋头苦读的高中。绩点成为绝对的王,在它治下,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每个等级对应着不同类型的毕业去向。刷绩点应运而生,大学里总有那么几门学生间代代相传的“水课”和“雷课”——通往高绩点之捷径与泥泞。
光追求高绩点还不够,只要你志在保研,你一定要将规则条款奉为通关攻略,把外语水平、论文竞赛、荣誉称号、实习实践当成过关任务,刷个遍,再转换对应的分数加起来,细细算着你的排名位次能到百分之几,能申请到哪个层次的学校。
“读个研吧,总没坏处!”终于,你被说服了,将那些犹豫和疑惑,抛之脑后。
面对共同的焦虑和不安,我们都在渴望寻找最优解,不敢冒风险走弯路,不敢付出代价探索试错,沿着已经反复得到肯定的道路走是最稳定可靠的。“上岸”就这样被推上神坛。
而一旦将上岸奉为人生信条,当作唯一的正确观和目标,你就真正陷入到魔咒中,生活进入“西西弗斯式”的体验。你本以为,上岸后的人生,必定一帆风顺。而到了岸上后你发现,岸的后面还有无数个岸,升职、加薪、结婚、生子、学区房……你要再一次次入水,一次次争取登陆。
到头来,“上岸”不过是也许能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的选择和方式中的一种罢了。如何建立起如学者项飙所说的自我的自主性、大后方,去对抗焦虑,体验生命,才是永恒的课题。
万事皆“上岸”:面对生活应少些“功利主义”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ce.cn)
在社交媒体平台中,“一战上岸”通常处于鄙视链的顶端,因为达到了最终的结果又相对呈现出轻松的姿态,如果花费了两年以上的时光,人们依旧会祝贺,但目光中会带着审视与同情。如果最终没有“上岸”,很多人会羞于提及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仿佛没有达到最终的结果,这段时间就是白白浪费的,是虚度的。对上岸的追逐展现了人们以结果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对上岸所付出的努力一笔带过体现了人们想要在他人面前营造“最小付出最大化收益”的功利主义。
造成人们掩盖努力的原因,是因为对上的执着也蕴含着对下的贬损。考研失败去找工作,HR会问及为何会出现空白期,没考上是不是能力不行;为了考公连续几年待在家里做“蹲族”,人们不会感叹甘坐冷板凳的决心,反而会指指点点成为邻居小孩的负面教材。人们之所以执着上岸,更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上岸的附加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更高的学历,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是父母的荣光,社会的认可和社交资本的获得。
但是上岸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如果对于“上岸”并非从自身需要的角度出发,而是出于社会压力对“上岸”这一结果的功利追逐,即使上岸之后也无法很好前行。当失去社会给予的既定课题后,为了重新获得目标带给人的安全感,有些人往往会盲目跟随他人脚步,为了上岸而上岸。但是生活并非会因为一次上岸便功德圆满,此岸过后还有岸,不仅要上考研的岸,还有考公的岸,甚至买房的岸,结婚的岸,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上岸而不加思考,在“上岸”之后,步入“围城”,又该如何劝说自己呢?